临床表现
临床表现:多数病例表现为阵发性、局限性多汗;亦有泛发性、全身性,或偏侧性及两侧对称性多汗。汗液分泌量不定,常在皮肤表面结成汗珠。气候炎热、剧烈运动或情感激动时加剧。依多汗的表现形式可有以下几种:
1.全身性多汗 表现周身出汗,外界或内在因素刺激时加剧,患者皮肤因汗液多,容易发生擦破、
汗疹及
毛囊炎等并发症。见于
甲状腺功能亢进、脑炎后遗症、下丘脑损害后等。
2.局限性多汗 好发于头、颈、腋及肢体的远端,尤以掌、跖部最易发生,通常对称地发生于两侧,有的仅发生一侧或身体某一小片部位。有些患者的手部及足底经常地淌流冷汗,尤其在情绪紧张时,汗珠不停地渗流。有些患者手足部皮肤除湿冷以外,又呈苍白色或青紫色,偶尔发生水疱及
湿疹样皮炎。有些患者仅有过多的足汗,汗液分解放出臭味,有时起泡或脱屑,角化层增厚。腋部、阴部也容易多汗,可同时发生
臭汗症。多汗患者的帽子及枕部,可以经常地为汗水中的油脂所污染。截瘫患者在病变水平以上常有出汗过多。颈交感神经刺激产生局部头面部多汗。
3.偏身多汗 表现为身体一侧多汗,除临床常遇到卒中后遗偏瘫患者合并,有偏瘫侧肢体多汗外,常无其他明显神经体征。自主神经系统检查,可见多汗侧皮温偏低,皮肤划痕试验可呈阳性。
4.耳颞综合征(auriculotemporal syndrome) 一侧脸的颞部发红,伴局限性多汗症。多汗常发生于进食酸、辛食物刺激味觉后,引起反射性出汗,某些病例尚伴流泪。这些刺激味觉所致的出汗,同样见于颈交感神经丛、耳大和舌神经支配范围。颈交感性
味觉性出汗常见于胸出口部位病变手术后。上肢交感神经切除,无论是神经节或节前切除数周或数年后,约1/3患者发生
味觉性出汗。
5.先天性多汗症见于一些遗传性综合征,如Span-lang-Tappeiner综合征、Riley-Day综合征等,表现为手掌、足底及腋部多汗。
治疗
治疗:以去除病因为主。有时根据患者情况,可以应用下列方法。
1.局限性多汗,特别四肢远端或颈部为主者,可用3%~5%
甲醛溶液局部外搽,每天2次;或用0.5%
醋酸铝溶液肢端部每天1次浸泡,每次15~20min。全身性多汗者可口服抗胆碱能药物,如阿托品或颠茄合剂、
普鲁本辛等,以抑制全身多汗症。对情绪紧张的患者,可给
氯丙嗪、地西泮、黛安神等。有人采用20%~25%
氯化铝酊(3次/周)、或5%~10%枯矾等收敛剂局部外搽,亦有暂时效果。足部多汗病人,应该每天洗足及换袜,必要时擦干皮肤后用25%
氯化铝溶液,疗效较好。
2.物理疗法可应用水离子透入法,每周2~3次,以后每月1~2次维持,可获得疗效。有人曾提出对严重的掌、跖多汗症,可试用深部X线照射局部皮肤,有一定疗效,每次1Gy,每天1~2次,总量8~10Gy;若破坏过度,可引起皮肤过分干燥和萎缩。
3.对经过综合内科治疗而无效的局部性顽固性多汗症,且产生工作及生活上妨碍者,可考虑交感神经切除术。术前均应先作
普鲁卡因交感神经节封闭,以测试疗效。封闭后未见效果者,一般不宜手术。
4.中药治疗可用黄芪、牡蛎、麻黄根等固汗,也可用当归六黄汤。针灸治疗可取穴大椎、行间、复溜,或者灸气海等。